怎样判断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活性炭声名远扬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向英法联军使用了可怕的新武器--化学毒气氯气18万公斤。英法士兵当场死了五千,受伤的有一万五千。有“矛”必然就会发明“盾”,有化学毒气必然就会发明防毒武器。在两个星期后,军事科学家就发明了防护氯气毒害的武器,他们给前线每个士兵发了一种特殊的口罩,这种口罩里有用硫代硫酸钠和碳酸钠溶液浸过的棉花。这两种药品都有除氯的功能,能起到防护的作用。但是如果敌方改用第二种毒气,这种口罩就无能为力了。事实也是如此,此后不到一年,双方已经用过几十种不同的化学毒气,包括现今人们所熟知的介子毒气及氢氰化合物。所以,必须找到一种能使任何毒气都会失去毒性的物质才好。这种百灵的解毒剂在1915年末就被科学家找到了。它就是活性炭。
在1917年,交战双方的防毒面具里都已装上了活性炭,毒气对交战士兵的危害程度就大大降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首次利用芥子气引发了毒气战争,人们就开始寻求避免受到毒气侵害的方法,而活性炭正是因为其能高效防止遭受毒气侵害被广泛的运用于战争。随着全球冷战的来临,活性炭又从战争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它一直都是污水处理厂、医院等地的主要功臣。
2002年,黑钻金乌炭块状无缝活性炭诞生了,它的出现弥补了活性炭成型这一世界空白,它使得活性炭的运用又进了一大步,黑钻金乌炭运用世界领先成型技术精制而成,在保留了很高吸附值的同时,将黑钻金乌炭制成装饰工艺品,使其古典气质和内敛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使黑钻金乌炭在家庭、车内、办公场所、酒店、娱乐场所等地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活性炭因为其卓越的功效而成为了医护人员甚至是普通市民防非典的首选(活性炭口罩)。但活性炭一直都是粉末状或颗粒状,因其不易保存、时效短、易污染等因素而制约了它被更广泛的利用,活性炭的成型技术一直都是世界上的一大难题,而作为一直都是在活性炭领域领先的中国,我们又一次走在的前面。定制各种龙灯、服装、头饰、舞蹈、服装等各种道具。
吸附分液相吸附和气相吸附两类,液相吸附能力常以吸附等温线进行评价,气相吸附能力以溶剂蒸气吸附量评价。
吸附等温线表示一定温度下吸附系统中被吸附物质的分压或浓度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即当保持温度不变,可测得平衡吸附量和分压或浓度间的变化关系。以剩余浓度为横轴,以活性炭单质量的吸附量为纵轴可绘出关系曲线。
当保持分压或浓度不变,可测得平衡吸附量和温度间的变化关系,绘出关系曲线,即吸附等压线。由于在工业装置中少量成分吸附大致在等温状态下进行,所以吸附等温线为重要和常用。
溶剂蒸气吸附量表示气相吸附性能,可用颗粒活性炭的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为例,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即规定的炭层高度、气流比速、吸附温度、测定管截面积、四氯化碳蒸气浓度的条件下,持含有一定四氯化碳蒸气浓度的混合空气流不断地通过活性炭,当达到吸附饱和时,活性炭试样所吸附的四氯化碳的质量与试样质量之百分比作为四氯化碳的吸附率。
活性炭应用中对于吸附能力,好用实际拟用的活性炭、操作的条件、具体的处理物进行评价测试。
活性炭的吸附量,即单位活性炭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量,工业上也有称为活性炭的活性,活性有两种表示方法:
静活性——即通常所指的吸附剂达到平衡的吸附量。
动活性----是指流体混合物通过活性炭床层,其中吸附质被吸附,经一些时间的运作,活性炭床层流出的流体中开始出现含有一定的吸附质,说明活性炭床层失去吸附能力,此时活性炭上已吸附的吸附质的量,就称为活性炭的活性。是设计大量的、经常的、重要的吸附系统所需的数据。
用液相等温线法测定活性炭吸附能力的标准实用方法,可用于测定原始的和再活化的和粉状活性炭的吸什能力。